-
由于選擇了細分的市場,我們也一直在思考細分的通路策略與傳播策略。因此我們基本沒有考慮大眾性傳統(tǒng)媒體,而是將目光投向以小眾為中心的新媒體。面對無數(shù)新型媒體的輪番拜訪與各類信息的狂轟亂炸,我們一直在追問媒體幾個問題:
● 是否有一種媒介可以將傳播媒介與銷售通路有效結合;
● 是否有一種媒介可以將面向受眾信息傳播與深度教育結合;
● 是否有一種媒介可以將打動小眾與影響大眾結合;
● 是否有一種媒介可以將媒介特質與產品特質有機結合。
我們目的很清楚:面對這種高端定位產品,我們其實
不僅需要解決傳播媒介的問題,更需要針對性找到適合產品銷售的有效通路的問題;面對復雜的產品信息,我們其實不僅需要解決面向受眾簡單傳播產品信息的問題,更要深度教育消費者、說服消費者使他相信你的產品信息;面對產品未來的市場空間,我們其實不僅需要解決打動眼下部分小眾實現(xiàn)部分銷售的問題,更希望影響大眾帶動大眾,進而創(chuàng)造消費潮流;面對健康保健的產品屬性,我們其實不僅需要媒介具有傳播屬性,更需要借助媒介公信力與品牌特質為產品推廣提供支持與背書。因此對于新媒體而言不僅是能接觸到關鍵的少數(shù),更在于能否通過有效的手段打動他們! 一旦我們拋出這些問題,絕大多數(shù)新媒體知難而退,對他們而言這確實是過分的要求,因為這些已經超越傳統(tǒng)媒介公司的底線。這些“跨界”的要求唯一得到回應的是——互力健康傳媒。
通過仔細分析與多輪溝通,我們發(fā)現(xiàn)互力健康傳媒的健康圈媒體群蘊含了非常特殊的價值。這些價值不僅體現(xiàn)在互力健康傳媒是打造以公眾健康教育為平臺的新媒體典范、是中國最大的健康圈媒體群,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在受眾的高附加值與高影響力上,這群人關注健康,也必須實現(xiàn)健康,他們就是我們產品的“關鍵的少數(shù)”!同時借助互力健康的節(jié)目編導、廣告投放、通路賣進、終端推廣、軟性宣傳、公益背書等媒體特質與手段,加上互力健康的體貼服務,我們就有機會打動“關鍵的少數(shù)”!
● 通過與互力健康傳媒的合作,借助互力超過2000家藥店,5000家醫(yī)院的網絡資源, “御方姜鹽”在短短30天內進入北京、杭州300家藥店,代價與進入傳統(tǒng)通路相比簡直微乎其微。在未來“御方姜鹽”還將進入全國七大城市超過1000家藥店與部分城市的醫(yī)院五官科與口腔診所銷售。尤其令我們感動的是,為了配合我們產品賣進工作,互力健康不僅派出自己的業(yè)務人員與兩面針人員一起參與談判,甚至將自己分公司場地借給我們作為產品倉庫,與我們業(yè)務人員一起鋪貨。
● 在與互力健康傳媒的合作中,在投放形式上我們不僅圍繞藥店進行了常規(guī)5秒,15秒的廣告投放,還借用“兩面針特約口腔保健知識講座”為名專門制作了三分鐘的產品專題,在專題中我們邀請了部分醫(yī)院的口腔專家進行口腔保健知識的宣講,借用專家的權威性與公信力為產品與品牌背書。同時在部分產品上市城市互力健康還針對藥店,開展用競爭品牌牙膏盒換贈產品試用裝活動,促進競爭品牌用戶向兩面針品牌用戶的轉換。
● 在投放地點上,互力健康不僅選擇藥店進行投放,為了影響口腔患者,互力健康還專門針對所有醫(yī)院的五官科聯(lián)播網進行投放。由于醫(yī)院本身的公益特質與公信力,使得許多病患與陪侍者在就診與其他活動前所看到信息更容易接受并信任。結合產品特性我們尋找部分高端口腔診所與口腔科,對醫(yī)生與患者進行免費試用派送,由于有經驗的病患者往往成為其他人患病時的意見領袖,因此對他們的教育與宣導將直接促進大眾對產品的認知。
● 盡管“御方姜鹽”產品上市不久,但從雙方共同成立的項目小組提供的實時銷售反饋看,部分城市的藥店已經出現(xiàn)熱銷的勢頭,而這種熱銷的勢頭正在向傳統(tǒng)通路與普通消費者蔓延,許多客戶與消費者的的問詢電話正在不斷打來,甚至一些醫(yī)生與診所也開始與我們主動聯(lián)系?梢哉f兩面針“御方姜鹽”牙膏正是借助互力健康傳媒的資源,極大改變了兩面針長期以來形成的低端、老年化的品牌形象,在激烈競爭的環(huán)境中開創(chuàng)了牙膏銷售的新藍海。
市場經濟的第一課就是學會“放棄”。不管是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還是目標客戶分析(消費者行為分析),以及產品定位(品牌的差異化),都是基于為少數(shù)人服務這樣一個理念的產物。在新媒體幾乎是無處不在的今天,將信息準確傳遞到少數(shù)人已經成為現(xiàn)實。但另一方面,在于互力健康傳媒的合作中我們有感到新媒體不能為“分眾而分眾”,他有必須能協(xié)助客戶達成營銷目標,因此真正能具有長久競爭力的新媒體必須時刻把握誰是“關鍵的少數(shù)”,以及如何打動“關鍵的少數(shù)”,如何將“關鍵的少數(shù)”影響到“普通的多數(shù)”。
作者:吳志剛 2007年度中國杰出營銷人金鼎獎得主,中國化妝品行業(yè)十大策劃人,任兩面針股份公司市場總監(jiān)、事業(yè)部總經理,中國化妝品營銷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百貨商業(yè)協(xié)會特約研究員,《日用化學品科學》、《日用化學工業(yè)》、《中國化妝品》編委。電子郵件: zhulijuan@3impel.com